Pipi.L資訊頻道's Archiver

ckinnewwy8954 發表於 2012-12-30 19:36

廣場舞者

十月末的初秋,天有些微涼,河邊的廣場上,天涼不減熱情,每天晚飯過後,一群舞者便聚集在廣場中央,隨外置的音響起舞。這群似一個固定小團隊的成員在三十人左右,年齡以中年為主,婦女居多,背景音樂多是民族風歌曲和DJ,舞步較為固定,動作簡單易懂,模式結構單一,變化的幅度並不大,適合新學舞者,從性質上講更類似於強身健體的廣播操而不是舞臺表演。

領舞者有三人,一男二女,居中的是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性,身材和衣著的裝扮像一位商人或領導而不是一位舞者。左邊的領舞者是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,似乎是一位年長的舞者,長年從事相關工作。右邊的領舞者要年輕得多,二十幾歲出頭,身材苗條,動作優美,看起來賞心悅目,或者也有專業舞蹈學習的經歷。

中年男子隨音樂起舞,當背景音樂為DJ時,他會表現得很激昂,整個身體和意志都好像被音樂所操控;當背景音樂為民族風歌曲時,他的舞步和手語在位移搖擺中多了幾分隨性灑脫,和不拘泥於固定舞步的悠然性情,自然率真。

因舞蹈而快樂、因快樂而舞蹈各有區別,因舞蹈而產生快樂、因舞蹈而獲得快樂又有所不同。其中區別,唯有舞蹈著自知。

在整個場地上,唯有這個中年男子跳得最自然灑脫,最沒有目的性,只因舞蹈而快樂,只因快樂而舞蹈。他似一位隨音樂而自然而然起舞的精靈,身體和感覺只跟隨音樂給自己帶來的感觸而舞動,而不是被束縛於固定的模式。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——靈魂舞者。用靈魂感受節奏,舞動快樂,源自心靈的力量。

年青的女領舞性格中或許帶著一種叫做堅持的色彩,或者只因為年齡所特有的性格通性,每一次的舞動都是一絲不苟,動作規範嚴謹,手臂、手語、步伐在轉身位移間條理分明整潔一致,看起來很有節奏的立體感,或者說更適合舞臺表演。

年長的女領舞則介於二者之間,隨性與規範之間,嚮往隨性而為灑脫不拘,又顧慮頗多束縛於規則。中性介於兩種極端之間,看似二者兼顧是平衡之道,取到了二者之長,但把握不好便會落於另一種結局——平庸。什麼特色都失去,處於這種尷尬境地的人也是最多的。

她的舞姿、心態隨歲月侵蝕,少了幾分隨性而為,同時又失去了嚴謹的風格,變得有幾分怪異之感。或者練舞已成為她生活的常態,是一種習慣而變得與其他無關,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,不刻意追求又無法捨棄。她失去了,也獲得了,誰又說得清其中的得失與否。

廣場中央的二十幾人隨音樂節奏而舞動,周圍人來人往,或一笑而過、或不曾留意、或駐足觀望。十幾人看客圍繞一旁,許是陶醉於音樂,許是迷醉於舞姿,許是出於好奇圍觀心理,許只是欣賞舞動的風景,與藝術無關,感官享受而已。

不時有帶著孩童散步的青年、中年、老年夫婦走過,每一夥過往者的選擇各有差異,離去的不說,留下的也有自己的方式。

年長者多習慣於抱著孩子觀看,神態淡然並不受場上舞者氣氛的影響,留下也許只是因為累了停下歇息一會,沉溺於自己的思維中,而後離去。

中年夫婦多會把孩子放下地來,受場上舞者的影響,不時地隨節奏搖擺身體,讓孩子自由活動。好靜的的孩子會從新依偎到大人身邊要抱抱;性格活潑的孩子則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,跟隨模仿場上舞者的肢體語言,時不時地發出一串串歡快的笑聲,甚至跑到廣場中央一起跳。

年青的夫婦習慣於牽著孩子的手,不限制孩子的活動又害怕孩子走遠,於是牽在身旁,在自己的視線之內,這是一種很奇怪矛盾的心態,想放手而又害怕孩子走遠,脫離自己的控制範圍。

各異的行為方式折射出的是不同的思想心態,各有各的選擇和道理緣由,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懷中、手中的孩子必會受到他們意志選擇的長期影響,從而影響這些孩子以後性格的養成。學習的最初來源於模仿,什麼樣的家長教育出什麼樣的後代,這句話並不絕對,但絕對有其中的道理。

圍繞一旁的其他看客也是神態各異,性格中保守色彩和開放心態的人選擇各有不同。年長者多淡然,不言不語立於一旁,更似一個看風景的觀光客;年輕人容易受音樂和舞蹈的影響,不時地發出聲響或搖擺身體,自有一份快樂感悟。

年青的女性或許真性情一些,直接站到那群舞者旁邊,邊看邊學著一起跳,或許只是性格中感性的力量容易被影響。年青的男性也會想上去跟著跳,但總會被某些成規束縛,缺乏走上去的勇氣,或稱之為理性的東西。

對於都市的人們來說,飯後跳跳廣場舞真的是一種很好的選擇,簡單易學不受太多其他元素的限制,吃完晚飯散散步,走到廣場中央隨領舞者一起跳動起來就可以了。跳得如何並不重要,也不會有人限制該如何去做,既鍛煉了身體,活躍了心態,又找到了一種娛樂方式,何樂而不為?

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使人們身心疲憊,生活的壓力不斷擠壓著人們工作之後的時間,跳跳廣場舞不失為治療社會心理病,放鬆心靈陶冶情操的好方式,為靈魂減壓,開放心態,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戒備和冷漠心態,溫暖每一個過客,特別是對許多漂泊他鄉的打工者而言,有利於促進領裏關係、社會和諧,一舉多得。

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舞者,廣場舞者隨音樂起舞,我們隨歲月舞蹈,起舞的目的不重要,舞姿的優美與否不重要,舞蹈用的語言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們隨性起舞,隨心靈的感覺、用靈魂去舞蹈,起因、方式、過程、結果都不是重點,用自己的感覺去舞動就好了。

以一個看客看廣場舞者的觀後感:

每一種知識體系的構造都遵循一個原則:由簡單的個體元素,各自重新組合形成風格各異的形態,有規律可循,如此才能被傳承。就如一塊方磚,它是各種建築的基本單位,運用廣泛,你可以用它來築房屋、建設鬥獸場,也可以用它來築長城、建造金字塔,無論它最終被築造成何種摸樣,它的本質是不變的,它的基本單位是不變的。這種基本單位有幾個共性:簡單、穩定,才會被廣泛認可和推廣。

學舞者同樣如此,基本動作配合音樂節奏形成一個個完整的舞蹈,某些基本動作的反復便是規律,伴樂的節奏性很強,刻意反復地去模仿舞蹈動作是初期學習之法,後期必然要學會用身體去跟隨節奏去舞動,用心靈感悟去舞蹈,跳出模式的限制,僵硬的生搬硬套有很大的局限性,並不利於後期的學習與創新。

音樂、舞蹈等藝術是擁有各自靈魂的,靈魂具有共通性,但本質上絕不會有一致的,這也是真正的藝術家不能被複製的原因之一。靈性、悟性、慧根決定了許多人在藝術領域的成就,靈魂是不可控的變數。

頁: [1]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7.0.0  © 2001-2009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