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 新浪娛樂訊 日前,演員董璿(微博)出席了某知名é«

現實題材玩盡家長里短 “惡婆婆”紮堆上演

  2011年,被稱為是中國電視劇界的“穿越”和“宮鬥”年,正當投資人準備趁熱打鐵再賺一票時,廣電總局開始進行行政干預,2012年1月1日起禁止宮鬥戲、穿越劇和涉案劇在上星頻道黃金檔播出,而且總局10月份之前也不再接受此類劇集的立項申請。廣電總局的一紙禁令,令許多正在籌備、申報、生產過程中的電視劇受到巨大震盪,不少投資人開始懸崖勒馬,轉而主攻總局提倡的“現實題材”。於是乎家長里短、情感糾葛、財產紛爭,開始充斥於螢屏之上,婆媳、夫妻、母女、妯娌、手足……各種倫理關係都被闡釋殆盡,這也自然造成了題材的紮堆,頻生電視劇“多胞胎”的現象。

  《當婆婆遇上媽》、《青春期撞上更年期》、《媳婦是怎樣煉成的》中,輪番上演婆媳過招的戲碼,令人感歎為什麼世界上的“惡婆婆”都跑到電視劇裏去了?《你是我愛人》、《夫妻那些事》、《小夫妻時代》,又將夫妻的情感生活表現個淋漓盡致。《房戰》、《家產》、《老牛家的戰爭》,也沒有遠離劇情設置的窠臼:父母遺產分配不公,原本手足情深的兄弟(姐妹),為了爭房產吵了個昏天黑地,甚至不惜大打出手。除了題材紮堆大量重複,“多胞胎”的現象還表現在翻拍續拍上,這邊廂四大名著被“翻拍”得體無完膚,古典劇迷看得捶胸頓足;那邊廂《小菊的春天》走了又來了《小菊的秋天》,李幼斌的《亮劍》仍在為大眾津津樂道時,黃志忠就急不可耐得再演了一把李雲龍。

  面對上述現象,王奎龍認為,這種速食化的複製和克隆,首先昭示著文藝工作者創新能力的枯竭,或者說他們不夠“勤奮”,懶於去冒風險探索新題材,而跟風創作一些省事又保險的作品。另一方面,電視劇購買者的“經驗性購片”也跟上述現象不無關係,王奎龍說,現在買片的人開拓性尚顯不足,對於一些還沒有人觸碰的新鮮題材只是冷眼旁觀,缺少冒險精神和扶植意識,而這種一貫的“經驗性購片”也就成為導致同類題材紮堆的重要原因。從投資鏈條來講,近年來熱錢在利益的驅使下盲目湧入,也造成了很多急功近利的電視劇投機行為,因而造成電視劇的跟風拍攝也在意料之中。

演員陣容仍是電視劇重要元素  演員片酬飆升明星臉吃香 製作成本遭壓縮

  “演員片酬長得我心臟病要發作了”,曾成功打造過《人間正道是滄桑》、《康熙微服私訪記》、《漢武大帝》等熱播劇的知名製片人、監製嚴從華(微博)(微博),這樣叫苦不迭地形容演員片酬瘋長的事實。嚴從華說,某個演員以前一集2-3萬的片酬,自己都要考慮用不用,現在瘋漲到了50多萬。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會長、京都世紀文化公司董事長、知名導演尤小剛(微博)(微博),也有同感直歎“現在的演員用不起了”。面對這種情況,兩位資深人士都選擇“理性對待”,表示現在要儘量少拍新劇,但要拍出精品,而是否啟用某個演員,還要充分考慮其投入產出的比例,是否符合市場規律。不過,業內也不乏願意砸大價錢請“明星臉”的資方,有電視劇宣傳曾抱怨,現在辦發布會連三線演員都說沒空,更別提那些多個劇組同時趕戲的“大腕”們了。

  有人說,一部電視劇成也劇本,敗也劇本,不但演員成為搶手的香餑餑,凡是有點名氣的導演和編劇也是供不應求,而請其“出山”的費用也跟著水漲船高。嚴從華表示,相比於演員而言,好的編劇和導演是更加稀缺的資源,“因為培養一個好導演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,而一個有分量的編劇也要5-10年的修煉期”,隨之而來的就是編劇約稿多得做不完,只能雇傭“槍手”閉門造車,強行把生活套進方程式裏,致使現在名編劇的創作水準也不能保證了。一部劇的製作費用,拋去天價的演員片酬,以及導演、編劇的勞務費,真正能用在電視劇製作上的,就所剩無幾了。

  對於演員片酬為何如此飆升,幾位業內人士皆認為,與這兩年熱錢盲目湧入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不無關係。嚴從華認為,熱錢湧入電視劇資本市場是一把“雙刃劍”,一方面電視劇單集投資的費用上來了,“現在單集200萬的製作費用已經不稀罕了”,但還是弊大於利的,尤小剛表示,許多剛湧入的熱錢就急於讓公司上市,因此將擴大電視劇產量作為主要目標,這樣就創造了電視劇拍攝的剛性需求,而數量有限的明星也自然瞅準時機自長身價了。嚴從華說,演員、導演、編劇等人員的費用瘋長,製作上純粹留給電視劇的費用就少得可憐,再加上許多人並不真正懂得藝術創作的規律,所以就導致了電視劇題材的紮堆和粗製濫造。

  被視頻網站閃了一下腰 高產低售只得減產

  回看2012年上半年的電視劇市場,讓不少電視劇記者深有感觸的是,和去年、前年相比,這半年清閒了不少。除去常規的電視劇開播發佈會,開機發佈會和探班的組織舉辦遠不如去年頻繁。據某影視製作公司工作人員透露,到目前為止,今年新開機的電視劇專案不及去年的三分之一。其中,電視劇製作公司紛紛減產,一大原因就是銷售難。

  2011年,有小馬奔騰、慈文等數十家影視公司籌備上市,更多影視公司在為上市做“助跑”:做大產量、做出動靜。對產量的需求導致了部分製作的草率粗糙,不少專案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就倉促上馬。據2012年首都春季電視節目推介會春推會上傳出的數據,2011年,申請立項的電視劇近3萬集,製作完成並獲得廣電總局批准得到發行許可證的劇集有469部、14942集——每年能夠進入電視臺黃金檔的電視劇,不超過6000集,這也意味著大量已經拍攝完的電視劇無法完成銷售。

  實際上,大多數衛視今年播出的電視劇在去年就已經確定,購劇預算也早已花完。今年上升勢頭迅猛的某家衛視,計畫把今年的購劇預算擴大到3億,然而經過統計才發現,去年、前年拖欠影視公司的片款已經超過3個億。另外,考慮到觀眾關注度,電視臺常常會根據編劇、導演、演員陣容來預購一部電視劇,但部分電視劇搭了華麗的陣容,製作卻不值一提,不得不在播出前退貨,因此,各大衛視對於預售電視劇的出手越來越謹慎。新麗傳媒電視劇部總監黃瀾坦言,今年在電視劇發行上要比往年下更大的功夫,“以前是一部好劇好幾家電視臺搶購,今年電視臺變得更為理性,這對我們銷售也有影響。”

  電視臺的銷售情況不容樂觀,曾經瘋狂投入的視頻網站也放緩了“圈地運動”的勢頭。視頻網站的收益絕大部分來自於廣告投放,如果花鉅資購買的電視劇並不能帶來足夠的點擊量,達不到預期的廣告效果,廣告商當然不會買賬,而這個差額就要由視頻網站自己承擔。因此,2011年年底,各大視頻網站搶劇的風潮已經暫時消停;往年主動參會的視頻網站在今年春推會上也幾乎難見蹤影,價格更是一再下跌。據業內人士稱,今年成交的視頻版權價格最高75萬一集,不到2011年《宮》185萬一集的一半;某部沒大腕明星的電視劇去年有視頻網站開價30萬一集沒有賣,今年想以15萬每集出手卻已經沒有視頻網站肯收下。導演尤小剛談及視頻網站對電視劇市場的影響時,直言:“製作業被網路閃了一下腰,去年拼命抬價,一集達到100多萬。我當時就說不可能,果然,買完就虧了,以目前網路上的盈利模式,超過40萬一集,沒有一家不賠的。”

  另一方面,2011年廣電政策頻發,再加上2012年的政策不明朗,部分影視公司也選擇休養生息作為應對,更多的影視公司選擇在現代題材進行開拓以避開雷區,即便是紅色題材,也有所改變。某業內人士稱,“今年很特殊,原以為紅色抗戰劇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,但現在看來,並不能肯定如此。抗戰劇去年就有所收緊,即便是立項的抗戰劇,又紅又正的也比較少見,大家都是在抗戰中,加入動作、諜戰、傳奇色彩。”此外,熱錢的撤離也使得今年電視劇的產量大幅下降,多位業內人士共同的感受是,“感覺進入電視劇投資市場的熱錢在減少,或許流向了電影。”
返回列表